山東省淄博第十一中學
        Zibo No.11 Middle School of Shandong Province

        您的位置:

          首頁 > 教育教學 > 課題研究
        資訊公告

        山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題 “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第一次成果公報

        2020-09-02

        2020年山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題

        “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

        《網絡平臺教學之高中英語微課程開發(fā)和應用初探》

        第一次成果公報

        摘要: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倒逼教育領域進行一場全國性革命,線上教學活動方式多種多樣,淄博市高中學校實踐中普遍采用最常規(guī)的線上直播授課方式,此方式對其他學科影響較小,但因高中英語課堂授課知識量大,互動性強,直播線上授課不能及時反饋學生的問題,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持續(xù)集中,導致達不到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效果。在網絡平臺教學的大形勢下,如何能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最大化,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學生學情的英語教學的有效模式,是本課題研究的初衷,試圖探索開發(fā)基于網絡平臺教學的高中英語微課程,希望對今后的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提供有效的幫助和補充。

        關鍵詞:疫情與教育;網絡平臺教學;微課程教學模式。

        引言:本課題是由山東省淄博市十一中學王曉主持的《網絡平臺教學之高中英語微課程開發(fā)和應用初探》課題:課題編號:146474;參與人包括:王曉;張樹勇;伊萍萍;由守玉;劉政鉞;王靖堯;付本娟;趙廷振;許春娟。本課題為2020年山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題“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立項課題。通過對疫情下高中英語線上直播教學模式的現狀分析,提出了基于網絡平臺教學的高中英語微課程開發(fā)和應用。結合微課程教學理論和線上教學的實際需求,本課題著力于開發(fā)出成型的微課程教學模式,并積極運用于教學實踐。而后通過教學實踐反饋和評價改進完善理論和方法,更好的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助力。本課題所研究的網絡學習平臺下高中英語微課程教學模式,基于課題組全部教師在黨和政府統(tǒng)籌指導安排下進行網絡平臺授課實踐與體會。課題的研究資料和數據,全部來源于政府辦公立高中面對全體學生的一線教學實踐,具有較高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價值性。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可為正常社會條件下,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與互聯(lián)網+模式進一步融合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供思路與方法,對今后的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

        第一部分:問題緣起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倒逼教育領域進行一場全國性革命,因防控形勢嚴峻復雜,中小學春季學期開學時間紛紛延遲,教育部辦公廳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根據形勢及時印發(fā)《關于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山東省教育廳為抓好落實,緊跟出臺《關于規(guī)范延遲開學期間普通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活動的意見》,為延遲開學期間線上教學活動提供實踐操作指導。

        線上教學活動方式多種多樣,淄博市高中學校實踐中普遍采用最常規(guī)的線上直播授課方式,此方式對其他學科影響較小,但因高中英語課堂授課知識量大,互動性強,直播線上授課不能及時反饋學生的問題,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持續(xù)集中,導致達不到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效果。從面對面、面對黑板到面對屏,從教室空間到網絡空間,從傳統(tǒng)課堂表達到影音化、網絡化表達,從在場交流到在場的缺席,老師與學生間的互動方式比較受限,學生之間的互動減弱了,單純照搬傳統(tǒng)模式應用到網絡直播中,學習效果大大降低,而網絡平臺的豐富資源利用也大大折扣。疫情正當前,停課不停學,在網絡平臺教學的大形勢下,如何能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最大化,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學生學情的英語教學的有效模式,是本課題研究的初衷,而縱觀英語與微課程關聯(lián)性研究,存在著實踐資料匱乏、有效數據不足、課程模式不全面等一系列問題,本課題根據這一現狀,試圖探索開發(fā)基于網絡平臺教學的高中英語微課程,即包括微預習、微課教學(包括“微課”,“微課練”和“微學習共同體”三個部分)、微作業(yè)(包括“微反思”和“選擇性微作業(yè)”)、微課教學評價四部分,希望對今后的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提供有效的幫助和補充。

        第二部分: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研究內容

        通過對基于網絡平臺教學的高中英語微課程的開發(fā)和應用進行研究,探索微課程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探索微課程對教師教學策略完善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有效影響,以及英語學科應用的長效機制。

        1.梳理國內外對于微課程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更加充分挖掘微課程的理念,總結微課程的概念。

        2.研究微課程的設計、研發(fā)與應用,利用學校資源對微課程在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實驗調研,分析高中英語學科運用微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

        3.結合新課程標準和高中英語實際教學所面臨的困境,以新教材改革為契機,探究高中英語教學運用微課程的意義,探索高中英語微課程的發(fā)展方向。

        二、工作方法

        整個課題設計以教學實踐為主,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相互推動、相互作用,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踐運用”的工作流程有計劃地進行推進。通過梳理微課程的理論基礎,實踐應用以及對疫情下高中英語線上微課程的應用體驗,探索基于網絡平臺教學的高中英語微課程的開發(fā)應用新路徑,并通過教學實踐反饋和評價進一步改進微課程的應用,為微課程常態(tài)化奠定基礎。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針對高中英語教學微課程運用的相關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文獻研究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

        (一)文獻研究法

        通過圖書館搜集和整理文獻,利用中國知網等網絡資源進行文獻整合,重點研究查找微課程相關概念、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等方面,尤其是在理論方面和實踐方面的資料,綜合分析國內外的研究基礎上,找到本文主要研究的問題和切入點。

        (二)訪談法

        訪談法主要運用于與工作在一線的英語教師進行視頻交流,其次是選擇部分學生進行視頻交流。采用微課程教學之前,找到一些有教學經驗的英語教師進行訪談,了解現今英語課堂的基本狀況,對微課程的概念、掌握等基本情況有了初步了解,對教師在微課程應用具體教學中的看法、態(tài)度進行收集和整理。

        對學生而言,采用課堂教學后訪談。學生對互聯(lián)網的概念和觀點是影響選取微課程教學的重要方面。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看法以及英語課堂的現狀。在一個完整的系列課程結束后,再次對教師、學生進行訪談,對高中英語教學中使用微課程所能達到的效果進行掌握,對微課程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總結和評價,綜合學生和教師的意見,對微課程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三)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所采取的問卷調查法,通過對問卷的回收、整理、分析,得出一定的結論。根據調查問卷得出結果,對高中英語教學微課程使用后的情況,在數據上進行統(tǒng)計、整理、分析,為本論文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四)對比實驗法

        淄博第十一中學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進行對比實驗研究,本課題主要通過高一年級1-10班進行微課程實驗教學,11-20班用直播英語教學模式教學。在進行實驗授課前,為了摸清學生基本情況,對學生成績進行了一次測試。在教學實踐后,又對兩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了測驗。通過對兩個班級學生在實驗前和實驗后的測驗成績進行比對,從中得出兩個不同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學習成績、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所產生的變化。

        (五)案例研究法

        在理論研究及實踐調研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高中英語課型進行微課程教學課例展示,及分析實際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

        第三部分:研究結論

        本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上對微課程進行了研究,并從分析微課程研究現狀、微課程設計與開發(fā)、微課程應用成果分析等過程中得到了研究結論。

        一、微課程的研究現狀

        本課題采用文獻研究法,分析了目前微課程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包括國內外微課程理論研究,實踐研究以及英語教學方面應用研究,得到三點結論:

        第一,國外對微課程的實施上經驗成熟,但是由于研究視角和描述側重不同,微課程形式尚未統(tǒng)一,結構比較松散,適合我國教育教學的微課程較少。

        第二,國內微課程理論研究較為成熟的為三支力量,即以黎加厚為代表的可汗式微課程、以胡鐵山為代表的佛山微課程以及以李玉平為代表的李玉平式微課程。本課題借鑒了胡鐵生教授提出的“微課程”的教學模式,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其他學者的觀點,進一步完善微課程的內容,使之成為微預習、微課教學(包括“微課”,“微課練”和“微學習共同體”三個部分)、微作業(yè)(包括“微反思”和“選擇性微作業(yè)”)、微課教學評價的有機結合,為探索高中英語微課程的開發(fā)和應用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新的研究方向

        第三,英語與微課(即教學視頻片段)的關聯(lián)研究較多,也相對成熟,研究發(fā)現微課能夠有效的促進英語的教學,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且也起到了提升教師素質的作用,而反觀微課程,系統(tǒng)性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多集中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學習,以及對于英語聽說讀寫某一能力的研究。整理的數據可以看出,微課程與英語學科實踐研究很少,需要更多的一線教師去關注和研究。

        二、微課程設計與開發(fā)

        微課程關鍵在“課程”不在“微”,其落腳點應該在課程環(huán)節(jié)和課程系列化。課堂教學視頻是微課程中的主體和最關鍵的部分,同時還包含與之對應的微課件、微教案、微反思、測試題及教師點評等,這些內容以一定的內在邏輯關系呈現,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鮮明的“生態(tài)學習環(huán)境”。教師和學生在這種情景化學習環(huán)境中更易于實現“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遷移和提升。

        微課程教學模式的開發(fā)絕不是簡單的將傳統(tǒng)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切割而分段展示給學生,也不是碎片式的運用單一的微課片段輔助教學,而是基于“學生中心”的建構主義學習觀構建“自主型”多模態(tài)系列微課程應用到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中。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經驗出發(fā),生長(建構)起新的經驗”,提倡“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觀與教學觀?;诖死砟?,微課程教學模式旨在實現“自主型”教學模式,即通過任務或問題驅動,讓學生在初步解決問題或者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己發(fā)現或者暴露原有知識解決不了的點在哪里,構想出應該有什么樣的知識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而后通過老師的多層次化輔助性講解歸納、總結并驗證知識;進而能夠在解決復雜問題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并通過引導性反思梳理出與已有知識的關系,形成解決問題的完整方法體系。

        1599028327206577.jpg

        三、微課程成果分析

        1.調查問卷分析

        學生調查問卷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學生的基本情況調查;第二部分主要是基于微課程的系列化設計,即微預習、微課教學(包括“微課”,“微課練”和“微學習共同體”三個部分)、微作業(yè)(包括“微反思”和“選擇性微作業(yè)”)、微課教學評價四部分,調查學生在高中英語微課程的各環(huán)節(jié)學習狀況;第三部分是高中英語微課程實施的評價調查,主要是了解學生對微課程學習的適應情況和需求。

        此次學生問卷樣本選自淄博第十一中學高一學生,采用網絡問卷形式,網址為https://www.wjx.cn/jq/76511969.aspx,有效回收398份問卷,有效率100%。

        1599028385331313.jpg

        一、微預習

        1. 你在導學案預習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導學案預習即為在日常學習中,新授課之前老師要求完成的預習學案) [單選題]

        1599028511465541.jpg

        2.在微課程教學中,你認為微預習對你最大幫助是什么? [單選題]

        1599028531231253.jpg

        3. 在微預習中,你需要聽幾遍才能完全掌握( ) [單選題]

        1599028638816234.jpg

        4. 你認為哪種方式對你的預習更有幫助? [單選題]

        1599028650531632.jpg

        二、微課程學習

        1. 你在微課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 [單選題]

        1599028838229516.jpg

        2. 你是否出現過在課堂結束之后,對課程某些內容有不理解的地方: [單選題]

        1599028856151682.jpg

        3. 在微課程學習中,你需要聽幾遍才能完全掌握( ) [單選題]

        1599028973917473.jpg

        4. 你認為哪種方式對你的課上學習更有幫助? [單選題]

        1599029051883789.jpg

        三、 微課練

        1. 在完成微課練的過程中,你遇到的問題是? [單選題]

        1599029122641600.jpg

        2. 如果在完成微課練過程中遇到問題,你會怎么做? [單選題]

        1599029136453488.jpg

        四、 微反思

        1. 你是否認真完成每節(jié)課的微反思? [單選題]

        1599029223210560.jpg

        2. 你認為每節(jié)課的微反思是否能幫助你 [單選題]

        1599029243451692.jpg

        3. 通過微視頻的學習,你是否達到了每堂課所提出的學習目標? [單選題]

        1599029302316178.jpg

        五、微作業(yè)

        1. 你是否能夠根據微反思的提示完成作業(yè)? [單選題]

        1599029410990205.jpg

        2. 根據微反思所提示的作業(yè),是否契合你英語學習的水平? [單選題]

        1599029427892875.jpg

        3. 分梯度布置的微作業(yè)是否能激發(fā)你學習英語的動力? [單選題]

        1599029496663753.jpg

        六、總體評價

        1.你對微課程授課形式的適應程度? [單選題]

        1599029539557450.jpg

        2. 學習五環(huán)節(jié)中,你認為通過微課程實現效果最好的環(huán)節(jié)是 [單選題]

        1599029673572775.jpg

        3. 與傳統(tǒng)教學資源相比,你認為微課程的優(yōu)勢體現在: [多選題]

        1599029767736323.jpg

        4. 與直播課相比,你認為微課程的優(yōu)勢體現在: [多選題]

        1599029782898986.jpg

        5. 對于英語課,你最喜歡哪種授課方式? [單選題]

        1599029839883555.jpg

        6. 你認為微課程在網絡時代的教學應用前景如何? [單選題]

        1599029891165706.jpg

        7. 你認為微課程對學習的作用 [矩陣單選題]

        1599029936273486.jpg

        通過分析問卷調査數據,可以看出,微課程運用于英語學習后,學生在諸多方面都有了改善和提升,本次成果公報將從以下四個方面說明研究結果:

        第一,豐富微課程課型促進學生多元化能力培養(yǎng)。微課程的學習不是純粹地灌輸知識點,還通過不同課型的設置與運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教師由直接灌輸變?yōu)檩o助引導,課堂由教師中心轉為學生中心,學生學習過程更具有靈活性。如問題創(chuàng)設型微課,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利用問答形式導入課堂。一方面喚起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喚醒重現先前知識,起到溫故“迎”新的作用。知識網絡型微課則適用于階段性總結的課程,通過由點及面的知識引導,訓練學生自主歸納能力、舉一反三能力,以及綜合運用多種學習策略去掌握英語知識的能力等。

        第二,微課程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傳統(tǒng)學習五步驟—預習、上課、作業(yè)、復習、總結,在微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這一系列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在一次次的微課程學習中得到有效的鞏固,這不僅幫助學生更加扎實的掌握學習的內容,還可以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有效遷移至其他學科的學習中。

        第三,微課程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善。微課程能夠給學生自主學習帶來的最大價值即為微課程中的互聯(lián)網支持,運用微課程平臺,制作出來形象生動的微課視頻以供學生進行形象的學習,不管是授課的輸入階段、還是輸出階段,都有了先行知識及基礎知識上的保障,并且利用微課程平臺互聯(lián)網的海量信息空間,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微資料資源,以供不同層次的學習者進行選擇性學習,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此外,這些資料的瀏覽,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及閱讀,保證自己真正理解及掌握相關內容,真正意義上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真正意義上做到了讓學生即吃得飽又吃得好

        最后,根據學生對微課程的綜合評價來看,大多數學生都喜歡微課程形式的高中英語課,雖然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根深蒂固,部分同學還無法適應微課程教學模式,但總體來講,學生對于微課程的接受程度還是比較高,普遍認為微課程教學具有重復觀看性強,碎片化學習時間挖掘充分,激發(fā)學習興趣等優(yōu)勢,對微課程的前景持積極態(tài)度。

        2.成績分析

        本課題主要通過高一年級1-10班作為實驗組,11-20班作為對照組。在進行實驗授課前,為了摸清學生基本情況,對學生成績進行了一次測試。測試結果有效樣本量實驗班為494份,對照班為479份,有效率達到100%。對試卷采用excel、Spss16.0進行結果分析,實驗班成績測試結果平均值為92.43,對照班的平均值為91.95,實驗班中位數為95.5,對照班中位數為92.5,實驗班最大值為135.5,最小值為9.5,對照班最大值為135,最小值為23。

        之后按計劃對高一年級1-10班進行微課程實驗教學,11-20班用直播英語教學模式教學。以外研社普通高中英語教科書(2019年審定版)必修二第四單元Stage and Screen單元測試為例,實驗班和對照班同時進行測試,測試時間90分鐘,測試題根據7/3/1難度程度進行配比,難度能夠盡可能真實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測試結果有效樣本量實驗班為488份,對照班為484份,有效率達到100%。對試卷同樣采用excel、Spss16.0進行結果分析,實驗班成績測試結果平均值為96.18,對照班的平均值為92.46,實驗班中位數為95.5,對照班中位數為94.5,實驗班最大值為137,最小值為52,對照班最大值為129,最小值為26。對比可知,實驗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的增長幅度等均高于對照班的增長幅度,由此可知,微課程模式在英語成績提升方面有顯著效果。

        1599029988130224.jpg

        第四部分:政策建議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全國2億多學生開展了一個超大規(guī)模的在線教育實踐,這是史無前例的。這是我們共同定義“未來教育”的一個契機,也是一個凸顯教育信息化價值的特殊時期。幾個月的“停課不停學”,對于未來的教育擁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線教學一定會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產生持續(xù)影響,即使疫情結束后回歸傳統(tǒng)課堂,也一定會以新的理念、新的視角看待以往的教學方式。這也提醒我們,應做好長遠布局,使得在線教學在這次疫情中從“錦上添花”走向“不可或缺”,從“應急之舉”走向“前瞻規(guī)劃”,積極發(fā)揮微課程靈活性、多樣性、交互性、數據化等優(yōu)勢,做好線上與線下教育的有機融合,將其作為教學改革重要突破口。未來已來。提高微課程教學質量,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一要深刻認識微課程教學的重要意義。引導教師個體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跟隨時代潮流,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學走向,及學習者學習的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理念,從觀念上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教學的終極目標,接受微課程作為當代最時新的教學模式,可為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帶來便利條件,是為髙效學習的實現提供保障的有力教學武器;

        二要強化微課程教學技術培訓。對于大部分髙中英語一線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上的技術較為薄弱,需要進行相關的培訓,或者配備技術人員,英語教師提供教學設計,專業(yè)人員完成設想;

        三要注重協(xié)同高效團隊合作。對于微課程的開發(fā)而言,前期資源的籌備是一個系統(tǒng)化的大工程,由一個教師很難高質量地完成資源的籌備工作,這就要求教研組組織課程開發(fā)的團隊,進行分工合作;

        四要持續(xù)加大微課程制作資金投入。微課程的開發(fā)需要要設備及資源上的配備,硬件設備包括平板電腦、高流量網絡等的配置,軟件方面需要購買數據庫作為權威文獻的來源,以及技術人員的配備。并且投入資金對一線負責開發(fā)和實施微課程的教師進行獎勵,有利于提髙教師們進行課程改革的積極性;

        五要積極有序引導學生。只有學生培養(yǎng)及樹立強烈的自主學習理念,才有可能會充分地利用好微課程平臺所給予的資源,是微課程的教學模式價值開發(fā)實現最大化。通過一線教師的理念宣講,提高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

        六要遵循知識碎片化教學規(guī)律。微課平臺上的提供的資源,知識解剖更細致以及精致,更加得碎片化,滿足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的規(guī)律;

        七要不斷優(yōu)化微課資源。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所在,微課視頻短小、美觀、精煉、生動勢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強化其自主學習的動力。

        八要建立良好家?;?。在實施微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也應尋求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從而更好地為學生配備進行微課程學習所需的軟硬件資源,及在思想上促進學生充分利用微課程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盡管目前我國微課程的發(fā)展總體處于理論研究階段,我校的微課程開發(fā)也處在學科探索整合階段,與英語學科的融合還處于實驗階段,且困難重重,但相信在我校富有教學研究氣息的氛圍下,以及我校教師對高效課堂始終如一的追求熱情,一定能夠充分開發(fā)微課程的優(yōu)勢,使我校學生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

            友情鏈接:     淄博文明網  |  淄博市教育局  |
        地址: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柳泉路119號
        郵編:255086
        電話:0533-3066196(校辦)
        郵箱:zbsyz_11@zb.shandong.cn
        掃一掃關注十一中
        版權所有:山東省淄博第十一中學 2018-2019   
        魯ICP備18040046號-1
        網絡信息安全監(jiān)察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专区视频,8090久久无码动图,在线看片无码福利